10月16日,全球第二大风电巨头西班牙歌美飒(Gamesa)公司在天津设立的风力发电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将是Gamesa在海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基地。至此,包括丹麦维斯塔斯(Vestas)、印度苏司兰(Suzlon)、美国GE能源在内的全球四大跨国风电巨头已齐聚中国,国内逾3/4的风电设备市场将由它们控制。
与此同时,在国家有关部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国内企业也纷纷投入到风电业的竞争中。除了原有的新疆金风、浙江运达外,兰州电机、常州轨道、重庆重齿等公司也纷纷开展风电设备的研发制造。但是,核心技术缺乏始终遏制着国内风电企业发展的咽喉,低水平重复引进使国内风电产业无法在短期内摆脱受国外巨头控制的阴影。
在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我国风电制造业面临着生死抉择。
四巨头齐聚中国
近日在京举行的“2006长城世界可再生能源论坛”,成了国内企业展示国产风机设备的平台。新疆金风、浙江运达、广州中科恒源、重庆重齿等众多企业纷纷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风机设备。而沈阳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有限公司和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所,更是把两家联合研制且刚下线的1.5兆瓦风电样机拉到了北京展示。
然而,在此火热场景的背后,是国外大型风电公司进军中国时不动声色的脚步。据悉,目前Gamesa天津基地主要生产850千瓦、2兆瓦风机,产能为每周组装4台2兆瓦风机,年组装能力为820台,实现装机容量700兆瓦,未来几年生产能力将提升到1200兆瓦,2020年实现4万兆瓦的目标,在达到设计产能后,预计年销售额在15亿~20亿元人民币。
与Gamesa一样紧盯中国市场的还有其他多家跨国风电巨头。今年6月份,美国GE能源集团在中国的首个风机组装厂于沈阳正式宣布成立。同样是在6月,成立1年的丹麦维斯塔斯风力发电设备(中国)公司,在天津的新工厂正式投产,一期投资额为3000万美元,主要生产风机的核心部件叶片。今年8月,印度苏司兰在天津高新区建造的全资子公司——整体风力涡轮发电机生产厂也已投产。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资料表明,到2005年底,我国除台湾省外共建成风电场62个,安装风电机组1864台,总装机容量为126.6万千瓦。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在国内累计装机容量为286840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2.7%;国外风电设备制造商累计装机容量为979070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7.3%。
尴尬的选择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风力涡轮机技术的日趋先进,风力发电在新能源行业中增长最快,全球年增长达到35%。
我国风能资源极其丰富,储量达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与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3.8亿千瓦为同一量级,具有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潜力。政府也十分重视风电产业的发展,近几年风力发电年增长都在50%左右。
但是,“我国的风电制造企业在叶片、变速齿轮箱、发电机等核心部件上,其技术都还不过关。风电制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被动局面,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国外风电企业来华开展合作办厂。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专门下文要求所有风电项目采用的机组国产化率要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并于2005年10月再次发文,支持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外电力投资商合作,提供50万千瓦规模的风电市场保障。
对于这一政策出台的初衷,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周篁曾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风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国外风电厂商在技术保护方面很严格,国家只能逐渐引导外资企业转移技术。国家发改委在风电场项目招标时,通过要求设备达到一定的国产化率的规定,来吸引跨国公司来华合资设厂、转移技术,并帮助我国缩短在设计、施工、选点、管理等方面与国际的差距。这样能促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风机品牌成长起来,促进风电制造业的发展。
但是,国外风电巨头看重的只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可再生能源法》于今年实施后,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战略发展规划,我国计划在2020年将风电装机总量增加到3000万千瓦。若以每千瓦装机容量设备投资7000元计算,未来风电设备市场规模将高达200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引得国外风机制造企业闻风而动,纷纷来华投资建厂。
有专家指出,国外风电企业在华设厂的另一目的是要突破70%国产化率的政策限制。据悉,国外风机制造厂商进入中国后,目前只有西班牙Acciona等寥寥几家企业建立合资工厂,美国GE、丹麦Vestas等巨头都是建立独资工厂,完全是独立制造风机,或只是就一些非关键部件如塔架等向国内部件厂商采购。这显然与政府当初希望这些跨国巨头们逐渐转移技术的期待相去甚远。
国外风电企业仅就一些非关键部件与国内企业开展合作,或向国内部件厂商采购,这让施鹏飞有些担忧。他说,国外风电企业的进入虽然有利于提升我国风机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水平,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外风电巨头与国内部件厂商签订采购协议时,往往要求国内企业只向它一家提供部件,国内企业将面临进一步被国外巨头控制的危险。
高投入高回报中有高风险
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和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企业也纷纷“砸”重金加入到风电产业的竞争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进入者面临的内外夹击形势非常严峻,高投入高回报中,也潜藏着高风险。
新进入者缺少技术,只能仰赖外资企业。外资企业之所以愿意和它们进行合资,则完全是因为看中中国的庞大市场。而更让中方感到头痛的是,外方带进来的技术往往还是即将淘汰的落后技术。施鹏飞说,目前外方用于参股的1.5MW风机设计技术,明显不是海外市场主流的2.0~3.0MW风电机组。目前,欧洲3.6MW 机组已批量安装,4.2MW、4.5MW和5MW机组也已安装运行。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国外企业是不会与中国企业免费分享的。
此外,近两年,国家有关部门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相关技术的研发,并收到积极效果。但在经费投入上,各方的意见难以统一。施鹏飞认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应针对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重点支持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带动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
作为从事风电开发利用并已具备一定实力的公司之一,龙源电力集团也在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龙源电力集团开发部副主任蔡兆文希望国家更多地向有实力的企业倾斜,这些企业从事风电技术研发已有多年,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在风电发展的机遇期,这些企业亟须国家政策和大量资金支持。
对此,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能源交通处处长李宝山甚感无奈。一方面,为实现规划目标,尤其是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的目标,我国亟须在大型风机制造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政府希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瞄准的是整个产业的发展,经费不可能只投入到少数几家企业中。
目前,我国风机设备的研制开发主要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李宝山指出,近年来由于我国风电发展进入机遇期,许多企业纷纷进入,重复引进国外技术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风电成本仍没有下降。今后,风电设备企业只有更多地走自主创新的路子,才能使我国的风电成本真正下降。
贵在坚持
对于国内风电投资的热潮,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德馨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就现实情况而言,国内的投资确实是过快了些。
据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底,国内已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将要进入整机制造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就已超过50家。但据专家预测,中国市场最终只能容纳3家至5家本土整机厂商,风机生产业“洗牌”在所难免。
贺德馨分析指出,目前国内投资风电产业的企业,其中一些是首次涉足风电,对风电行业了解不深,不计成本争抢特许权项目,强行进入。另外一些电力巨头则考虑到国家规定,其可再生能源发电应占发电总额一定比例,因此希望抢占风能资源较好的项目。
贺德馨说,风电设备制造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行业,我国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的时候,国内企业盲目发展风电项目具有很高的风险,但国内一些企业往往抱着想当然的态度涉足其中。
据介绍,我国直到1997年在“乘风计划”的支持下,风电产业才真正从科研走向了市场。由于国家和企业投入的资金较少,缺乏基础研究积累和人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总体来说还处于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突围之路,关键还是要在技术上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
对此,施鹏飞也表示认同:“多年前我国航天部门也曾涉足风电设备研发,但后来由于产业没有跟上,航天部分放弃了风电技术研究。国内企业要想有所突破,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创新,作好长远发展的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