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重,为了山西的长远发展,我们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努力使我省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山西省省长王君在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谈到经济结构调整时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强烈共鸣。
继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整合在全国率先取得重大突破之后,2010年山西将启动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的调整和重组方案,同时,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特色食品和文化旅游产业。
目前,在山西的新兴产业阵容中涌现出一群“新秀”,煤机成套设备、铁路装备、重型载重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多元复合肥、精细化工、煤层气开发、煤制油等现代化工业,铝镁合金、钕铁硼磁材等新型材料业,酒类、食醋、乳品、小杂粮等特色食品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已经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但产业规模和开发水平不足。
2009年,面对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压力,山西省全面布局新产业发展规划,在不到半年时间便出台十大产业调整规划和28个分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启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城乡结构的优化。2010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还特别提出,加快太原都市圈建设,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完全符合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来自蒲县工矿型农村的山西省人大代表石金平深有体会地说。“只要解决好各方面利益问题,淘汰落后产能不会影响保增长、保民生和保稳定的全局。”山西省人大代表、怀仁县委书记牛志忠深有体会地说。
目前,山西煤炭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省重组整合煤矿正式协议签订率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采矿许可证换证率已达到90%,煤矿复工复产、技术改造和关闭工作全面展开。“大整合”的积极效应显现出来,山西省煤炭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28,相当于全国的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