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立勇 即使在深冬的12月,四川省乐山市依然郁郁葱葱,绵绵细雨中记者来到一家依山傍水的民营企业――四川福华农科投资集团。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刚刚结束之际,在这家早在2003年就提出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实现跨越发展的中国民营企业,记者对福华集团的带头人、董事局主席张华进行了专访―― 没有哥本哈根会议我们也要减排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谈到前不久在丹麦举行的那场被称为本世纪最艰难的国际会议,45岁的张华这样说。 在张华眼中,丹麦的哥本哈根距离中国的乐山并不遥远,一项国际协议的达成也一定会对他在乐山的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每天都在关注相关的新闻报道。 “减排的目标不能太着急,不能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张华说,发达国家如果强加给发展中国家急功近利的目标,那么许许多多中国企业会吃不消。 “节能减排要看哥本哈根,但中国企业节能减排的行为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张华接着说,事实上,不论有没有哥本哈根的会议,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正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张华回顾了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节能减排上的历程――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节能减排这回事,只顾埋头办企业抓生产;后来,意识到了节能减排,但企业囊中羞涩,没有能力在节能减排上做事情;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在节能减排上投入越来越多…… “单位产值的能耗值已经成为我最关心的数据。”张华说。 张华告诉记者,搞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并不是赔本的买卖,只要舍得先期投入,那么之后的“变废为宝”就会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张华介绍,企业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销售和循环使用,增加了企业利润,同时节能又降耗,可谓是经济环保双丰收,利企又利民。他说,企业投资上亿元资金,充分改进生产工艺,新建独立的氯甲烷回收车间,设立甲醇、甲缩醛等回收系统,为了把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完全冷却下来并加以收集,公司有意识加大循环冷却水系统和制冷系统的投入,如今公司每天从草甘膦生产过程中回收大量甲缩醛和氯甲烷,这些原本的废物变成了产品,市场销路非常好。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环保上省钱 在福华集团的厂区,记者拦住一位匆匆走着的员工,询问企业环保是不是真的过关。这位员工抬手指了指东面的生产车间,接着指了指西面的办公大楼,然后笑着说:“我们工作的车间建在上风口,老板的办公楼建在下风口,要是有什么污染,老板肯定比我们难受。你闻闻,我们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味道。” 在集团的大门外,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福华集团的不断扩建并没有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在张华看来,对于企业而言,安全和环保是命根子。 一家企业在节能减排和环保上从何入手?面对记者的问题,张华说有4条路。 首先是资金,企业要在节能减排上舍得投入。“我从来没有想过在环保上省钱。”张华说得斩钉截铁。 据张华介绍,在集团于2008~2009年总投资12亿元建设的福华通达二期草甘膦技改扩能项目中,30%的资金是直接或间接投向与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相关的工程设施,公司还投资了1500多万元引进先进的废液膜处理系统,回收废液中的有机物和氯化钠。 其次是装备。张华说,为了环保,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提高了标准化和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在硬件上要舍得花钱。”张华说。 第三是研发。为了找到最适合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的途径,企业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近些年来这部分资金占到了企业年收入的3%~5%。 第四是技术。“首先要有技术,其次还要研究如何具体应用这些技术。”张华说。 题外语 社会要改变对民营企业的认识 张华告诉记者,节能减排和环保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负责的企业和负责的企业家,本就应该承担起这些责任。”张华认为。 不讲环保只是个别企业的短视行为,张华说,“在一个地方办厂,排放3年,赚钱后关门走人。那么当地的居民怎么办?企业自己的员工怎么办?” “做任何事,先想想企业的员工,想想自己的家人,想想给企业贷款的银行,就知道怎么办了。”张华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很多方面,而社会责任又决不能是嘴上说说了事,而是要付诸行动。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福华集团的产品出口,在企业经营遭受挑战的情况下,福华集团一没有裁员,二没有减薪,反而给员工加了工资,还加大了招聘规模。“企业就是要和政府、员工同舟共济,这样总会跨过难关,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环境的转暖,企业的状况也开始逐步向好。” 张华说,不顾环境只看利润,那不是真正地打造企业,也不会赚到大钱,他想把福华集团经营成为从四川乐山诞生的“百年老店”。 “有人评价我的企业不像民企像国企,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但这种说法也说明了我们在环保和员工上舍得花钱。”张华笑呵呵地说。 张华说,不论是福华还是他所接触到的许许多多的民营企业,在环保上其实正在做出巨大的努力。“民营企业早已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只顾一味赚钱,现在民营企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营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越来越好,社会对民营企业的看法和评判标准该变变了。”张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