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范英“你们到哪儿了?过太原了?!”放下电话,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厂风电工程处处长张猛舒心一笑。6天前,也就是9月8日,载着四台我国首批最大功率低温应用型风电机组的大型车队,浩浩荡荡从德阳市出发。
再过10天,这些风电机组就要到达目的地———美丽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闻“风”而动:考察改为“牵手”
进军风电领域,是东方汽轮机厂十几年前的夙愿。
风力发电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正因为如此,在没有成熟的政策、技术和市场支撑情况下,风力发电更多地只能停留在构想层面。
进入新世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投资成为热点。风力发电正成为新能源发电中增长速度最快、最有前途的能源转换方式。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2020年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的目标调整到3000万千瓦。
看准风力发电市场前景,敏锐的东汽人闻“风”而动。如何在起跑线上抢先一步,东汽将目光投向世界。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风力发电走在最前面的国家。2004年,东汽赴德国考察,本来在德国REpower公司的考察竟改为直接洽谈合作,双方就1.5兆瓦风力发电技术转让达成共识。这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风能大会上,东汽与德国REpower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东汽开始大功率风力发电装备技术引进工作。
与行业中最优秀者之一合作———从夙愿到现实,东汽人跨出关键的第一步。
自主创新:东汽机组不怕冷
刘永连,东汽厂原副总工程师、总工艺师。年逾65岁的他没想到,自己搞了一辈子的电站汽轮机,退休之后还要从零开始,啃起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开发这块从未啃过的“硬骨头”。
从德国REpower公司引进的1.5兆瓦风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功率最大的风能发电机组。尽管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并不能完全“拿来”就用。
中国风能最富集的地方一个在北,一个在东南。前者气候寒冷,后者台风频繁。“东汽造”风机,必须适应中国的气候环境。
首先,提高风电机组的耐寒性,将常温型改造成低温型。即把在零下20℃能运行的机组,重新设计为零下30℃仍能正常运行、零下45℃仍能生存的机组。
可以想见,这道外国都还没有完全攻克下来的难题,对在风电领域毫无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的东汽而言,是个多么大的障碍。“这好比一个小学生要做大学的考题一样。”张猛形象地比喻。
零下45℃,润滑油、润滑脂会凝固,电器元件可能完全冻坏,一般金属脆性增加,极易断裂。任何一个小的技术问题,在低温的状态下都可能演变为一个巨大的课题。
最需要突破的,是耐低温材料的选择与生产的难点。没有捷径可走———大到主轴、轮毂,小到一颗镙钉、镙帽,都必须反复试验。2004年以来究竟做了多少个实验,张猛根本记不清。功夫不负有心人,东汽让世界同行侧目———轮毂生产,采用电炉冶炼球铁,创造性刷新我国耐低温球墨铸铁冶炼的新记录;主轴加工,风电材料的焊接件,机舱罩壳和导流罩,全部由东汽自行研发并达到低温下承受冲击和载荷的要求……
9月8日,东汽首批国产化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发运。它们的头上顶着多项桂冠:目前中国最大的、唯一有厂家标识的机组,中国首台双馈异步风电机组,中国首批最大功率的低温应用型机组,国产化率高达74.5%!
东汽再次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自主创新上做足功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乘“风”而上:
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尽管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但“实战”还需要寒冬的检验。“呼伦贝尔是中国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冬天可达到零下40℃度以下。如果我们的风机可以在这里使用,那么北方都不成问题。”对这一点,东汽人充满信心。
展望未来,东汽人更充满信心。“明年底东汽将实现风电机组批量化、系列化生产!”东汽厂厂长陈新有介绍,东汽已启动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工作,未来5年内,风电占全厂合同额的比例将从现在的5%上升至20%-30%。
业内权威人士指出,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市场的蛋糕实在太大了。”刘永连给记者算了笔账:“4000万千瓦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要2600余台1.5兆瓦机组,假如我们只占十分之一的份额,每年也有260台。”
风电领域,世界强手如林,国内竞争者众。如何在风力发电装备市场上占据一席?
东汽的“法宝”不变———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快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开发出具有东汽自主品牌的风电机组。据悉,东汽已着手开发研制2.5兆瓦、3.5兆瓦更大功率的风电机组和适应海上风场的机型。
见过德国的风机,见过新疆的风机,现在张猛最想见到的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风机,“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吧。” |